在藝術及流行文化中,機器人總帶著一種理想甚或超越現實的感覺。而對機器人性格的描述,也可說是亦正亦邪,從 HAL 9000 及魔鬼終結者系列裡這樣的反派人格,一直到星際大戰或瓦力中這樣親切甚至有英雄性格的角色。
但時至今日,機器人已經不再是虛幻的人物。真正的機器人數量,在真正的工廠、倉庫及各種營業場所持續增加,而他們所做的日常工作,亦與其真人同僚無異。雖然有時候大眾對機器人的印象不錯,認為可以增加生產力,幫助小公司與大企業一拚高下,甚至讓真人員工可以不須從事無聊的高重複性任務,轉而進行更有意義的工作,
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各種媒體更加頻繁地刊登或報導了機器人可能「偷走」了真人員工的工作,甚至直接加以指控。
但是,實際上,機器人 (特別是協作型機器人 (cobot)) 與真人勞工之間的關係到底為何?若要深入加以瞭解,並回應衝著今日機器人而來的這些指控,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協作型機器人的設計目的並非是要取代真人勞工,而是與真人勞工共同作業,並加以協助 - 而傳統之那些已經有 50 年以上之久的工業機器人,才是真的被設計來取代真人勞工的。
機器人偷走了我們的工作!
近期的媒體頭條 (例如這份最近的 PwC 研究所言) 指出,在美國,每十個工作中就有四個會被「自動機器人」取代,這樣的論調成為恐懼的一大來源,讓人們擔憂機器人會取代人類成為世界的主要勞動力,而人類將沒有謀生的機會。這樣的媒體報導以及回應,都表現出人們擔心機器人搶走工作的憂心是非常普遍而顯著的。
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機器人技術的擁護者認為,每一波的自動化浪潮,不論是從蒸汽引擎到電腦,都造成人們擔心科技會取代人類,並讓真人勞工過剩,但實際上就長期而言卻是帶來了創造工作機會的正成長,而非縮減。
事實是,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無可取代的真人技術,而最近的 OECD 研究指出,只有不到 10% 的工作可被完全自動化,因此,機器人能從真人勞工身上「偷走」的工作數量是很有限的。協作型機器人需求的成長速度比傳統工業機器人需求要來的更快。BIS Research 預測,協作型機器人的市場將在 2021 年達到 20 億美金之譜。 因此,在未來,我們會更常見到真人與機器人在廠房內一同工作,而不是由機器人完全取代人類。
消失的工作與新創的工作
沒有任何一方可否定這個事實:有些工作就是會消失,但機器人自動化就創造工作而言是正成長的。以機器人為基礎的自動化,對人類就業之影響這樣的研究,大部分都著重於有限的小部分地理區域,或是需要大量勞工的產業,而這些產業所需的勞工,又剛好都是機器人可輕鬆取代的。
根據這些研究,機器人只對某些類型的工作有嚴重的負面影響,例如製造或組裝作業,對於這些作業,機器人將無可避免地取代真人工人執行單調、重複性高或易疲勞的工作。通常來說,這些工作也早已有缺工的問題。最近的一篇華盛頓郵報專欄詳細描述了威斯康辛州的製造商 Tenere 如何在始終缺工,無法招足 132 個職缺的困境中,轉為擁抱協作型機器人自動化。
政策介入
媒體所反映出來的「機器人恐懼症」也讓政府開始關注此議題。隨著機器人及其在就業市場中的角色獲得越來越多憂心忡忡的關注,提倡對教育訓練的投資,讓勞工準備好面對未來的工作,亦已成為新的潮流。甚至有一些國家開始討論機器人的「所得」稅議題,將這些徵得的稅金用於補助被機器人所替代的真人勞工。
對政府來說,投資微型教育或其他再訓練計畫才是比較好的,這樣可以幫助勞工適應變化快速的高科技環境,而不是以機器人「所得稅」或其他手段來刻意保護就業市場,這樣對整體生產力及競爭力都有不好的影響。
提高競爭力
不論運用在何處,機器人都能提高品質及流程的一致性,而這兩點都能讓企業生產具強大競爭力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一分高下。協作型機器人體積小、程式編寫容易、高彈性且價格合宜,在機器人自動化領域的推廣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讓不論位處何處的企業都能運用協作型機器人提高競爭力,特別對中小企業而言,協作型機器人帶來的彈性及生產力提升,可讓中小企業有能力跟大型對手相互競爭。
此外,機器人也可讓生產成本較高之國家的企業重新將先前外移至低成本國家的部分業務移回本國,來帶回工作機會,或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當企業更有競爭力時,企業本身以及其供應商與其他個別公司都會跟著成長,創造出更多的各種就業機會。
人性回歸
當消費者期望他們對產品的偏好能夠更有「人味」時,另一股大量個人化的潮流也就隨著開始成長,這樣的走向需要更多的高階加工能力,是機器人所無法具備的。也就是說,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一間工廠是完全自動化的「無人」工廠。
相反地,這樣的「工業 4.0」環境會在長遠的未來,於某些製造及其他流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由於這樣的角色會持續受到限制,且產品更具人性化特色的需求只會持續增加,因此我們預期對就業市場的負面影響只會越來越低,不會如預言所指的那麼慘澹。
總的來說,機器人 (特別是協作型機器人) 所創造的工作機會,將比他們所取代的還要好,同時亦提高生產力及增加競爭力。這些絕佳因素應足以說服政策制定者們推廣機器人的使用,並藉由再訓練或其他教育方案提高勞工技術力,同時避免矗立高牆阻擋機器人的運用,例如徵稅或其他增加機器人成本的手段。